(原标题: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运行机制、外部影响与治理路径研究)
货币是现代经济和金融系统的核心要素。货币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其形态的演化与科学技术的革新密切相关,从商品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再到电子货币,货币的“无形化”超越了物理形态的限制,货币形态每一次演变的背后,都离不开历次工业技术革命的推动和技术成果支撑。而分布式账本技术(DLT)、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出现,以及网络基础设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对货币演化的影响进一步深入,货币形态日趋数字化,进而催生了数字货币——一种显著区别于传统主权信用货币的新型货币。
数字货币的崛起与央行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又称“数字加密货币”,按照学界通说,数字货币是指基于密码学和网络点对点技术,由计算机编程产生,并在互联网等虚拟环境发行和流通的电子货币。数字货币是否具有价值计量、支付、流通手段和价值贮藏等传统货币的基础职能,需要综合其群体构成、法律规范、市场规模,及发行主体等因素来最终确定。按照发行主体不同,可将数字货币分为私人数字货币和法定数字货币。前者由货币当局以外的私人机构等市场主体发行,不具有法偿性;后者指由一国货币当局(中央银行)基于国家信用发行的新的法定货币形态,是法定货币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延伸,具有法偿性,因此也被称为“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以下简称“CBDC”)。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货币当局开始关注数字加密货币,积极研究和论证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必要性、可行性,部分国家已开始搭建法定数字货币底层基础设施,启动技术系统测试等工作。例如,2020年1月,柬埔寨中央银行宣布,其正在研发柬埔寨国家支付门户,并已开发出名为“Bakong”项目的准央行数字货币,预计将在2020年内正式上线;2020年7月,新加坡官方宣布,新加坡已开发出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网络系统,可实现更便捷、更高效,运行成本更低的国际结算系统;同月,立陶宛央行宣布正式发布数字加密货币LBCOIN,该央行数字货币基于区块链技术生产,可直接与立陶宛中央银行以及专用区块链网络进行交换。
对于主权国家而言,积极推进CBDC的研发和应用,一方面是顺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另一方面,在私人数字货币日益发达的背景下,各国货币当局出于维护货币主权和金融稳定,保持央行货币和支付系统竞争力的考虑,也需要积极应对。对于发达国家,CBDC的推出有助于其维护金融支付体系的安全性。私人数字货币,尤其是以Libra为代表的数字稳定币的诞生及应用,可能对主权国家的金融稳定和货币主权带来较大威胁。因此,中央银行有必要研发CBDC,以防止私人货币垄断的风险,维护货币主权。此外,如果中央银行能依托区块链等新技术设计出更加科学的利率传导机制,也将会对货币政策的实时、有效传导产生积极影响。而对于金融基础设施欠发达的部分国家,CBDC的优势可能更加明显,CBDC的推出有助于提高金融支付系统的效率,提升金融普惠。对于受到国内通货膨胀、国际制裁而严重影响经济金融稳定的国家来说,发行CBDC或将是寻求破局的一种尝试。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北京清芬新金融研究院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luyixian/1562114.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